騎腳踏車

我覺得挺簡單的,不就騎腳踏車唄,有啥困難?

我一開始真覺得沒有太困難,滿心滿意想要加入局裡的腳特車隊,每天大街小巷騎行還能健身,多好。

終於順理成章被選為參加三天腳踏車隊集訓。將近五年時間,終於等到這一個機會。然後,有個同事不斷跟我說,不要想像的太簡單,我最好開始做體能訓練。

體能訓練?意思就是讓我workout就是了?呵!全天下全局上下都知道大名鼎鼎夏艾兒是不workout的。我最喜愛的一句至理名言就是:“Exercise is a dirty word, Every time I hear it I wash my mouth out with chocolate.” ~ Charles Schulz

儘管如此,我是真心想加入腳踏車隊,於是我也真心想要鍛鍊身體,結果從得知可以加入集訓開始,我就連續三個星期的流行感冒,整個人病懨懨沒氣力,每分每秒咳得天昏地暗外加全身痠痛,心臟還不斷收縮疼痛害我差點以為自己患有心臟病。拖著殘憊不堪地身體去看醫生,醫生輕描淡寫對我說:沒事,時間久了自然就會好。不好再來看我。

咦?不開藥給我嗎?不用!時間會治癒一切。醫生我咳到晚上無法入眠。這樣呀,好吧,那我開個糖漿給你讓你晚上好睡覺。

醫生,你也太敷衍我了吧。就這樣我病的全身無力,你就輕鬆五分鐘打發我。我每天拿著covid測試劑,天天告訴我沒懷孕。搞得我也不確定究竟我是想看到一條線還是兩條線。滿頭黑線是真的。

終於到了訓練日。不開玩笑有點緊張。首先,我個子真不高。五尺三,160公分,其實沒那麼矮,可是我在一群24人中,我還真TMD矮。矮到訓練處必須要特別幫我找一輛腳踏車。一輛,白色搭配粉色水壺架的車。我看到的時候,忍不住對著四位訓練員說:Pink? Really? Really? Is this the best you can do?

還真是。

而且,說是最矮的腳踏車,這輛車我跨上去時,中間橫槓剛好頂在我兩腿間。搞得我非常小心翼翼,深怕一個不小心就像男生被踢中一般疼到地上打滾。腳踏車椅墊調到最低我還踩不到地。

第一天,順利通過。我還真覺得沒有太大難處。我一個距離上次騎車約有十年的人(最後一次騎車是一天內騎著民宿老闆的腳踏車和兩個好友由花蓮市區到七星潭再回到民宿),之後再也沒碰過腳踏車。不單如此,我也不健身,也不舉鐵,不跑步,也不做任何固定心肺運動,第一天下來,還頗驕傲。騎車過彎騎直線方格內轉彎單手騎車單手回頭…感覺,挺基本的。

還沒來得及驕傲,第二天就陷入地獄。第一天那些在我小時候都玩過,所以對我來說沒太大問題。可是我從沒做過wheelie,也不會騎腳特車上兩三格台階,還有從腳特車單腳跨下車等等這類我還真從未做過。一天下來我摔了兩三次,一次五體投地展現我對天地的敬意,連我安全帽都刮傷,包含我兩隻粗壯地小腿和珍貴地膝蓋。

第三天一大早坐在停車場還沒下車,我有些瑟瑟發抖。最後一天,我能不能過關呀。第三天是一場耐力賽,從早期到下午。中間有一段訓練是下樓梯,我也沒多想,小時候騎車下階梯的次數還會少?三階?沒問題。四階沒問題。八階,一半的隊友(整梯訓練人數24人),不敢下樓。我騎在腳特車上沒多想咚咚咚就下。大家睜大眼睛拍手,據指導員說姿勢標準漂亮的不得了(尾巴翹起)。

那天,我的意志力挺強(其實很想放棄),不過整隊24人加上四位指導員,浩蕩騎在社區裡馬路上,坐在自家門口或者沿途居民路人都會友善替我們加油打氣,最令我心動的一句話:

”Thank you for your services!”

有一場考試/比賽,每個人得用盡全力衝一公里之後跳車跑一小段碰到三角錐結束時間計算。靠,差點沒斷氣,每個人跳車後幾乎都是連滾帶爬的去碰三角錐。沒有一個人是正常走路。指導員說,這一關如果沒摔,那表示你不夠盡力。

撐了最後兩個小時的將近四十公里上下爬坡,簡直了。三天課程在最後的“Group Effort“考試順利結束。感謝這三天的四位指導員,這些人已經有些年紀,最年長的一名指導員快七十歲加入警隊後就參加車隊,騎車將近五十年。換我對他說一句:Thank you for your services!

終於,集訓結束。

才發現,得服老。不服,就得鍛鍊。可是,我好懶呀!!!

現在開始,我是正式Bike Unit的一員。

心碎了 – 老師老師別鎖文呀

今天打開網頁想看看我最心愛的作者老師的文章,發現老師將所有文章都鎖文了。我簡直快崩潰,才打算好好一篇篇將老師文章繼續拜讀,沒想到一進去就看見老師網頁寫下莎翁Sonnet 18中最後一句話:

“so Lon glove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

看見這句話,我立馬有不好的預感,天呀,我的精神糧食就如此沒了。這個老師的每一篇文章我幾乎一看再看。裡面文章時間點有古代,有穿越,也有民初時期…每一篇文章不僅只是單純主人翁角色給我帶來的衝擊,還有裡面年代歷史描述的細節,每一個穿插角色的刻畫,人性的軟弱和勇敢,篇篇都讓我欲罷不能。

為什麼不直接大方寫出來這位老師的名號?其實,這幾年,我深深感受到網路暴力的恐怖。何謂莫須有?何謂無中生有?何謂一張照片勝過千萬句?何謂,跳到黃河也洗不清。

每一個人都義正嚴詞伸長手指指著人的嘴鼻臉批評說教。但是約翰福音8:7說到:“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起石頭打她。“

“He who is without sin among you be the first to throw a stone at her.”

我不了解中間發生什麼事情,也沒有興趣知道。這樣說起來很不客觀,彷彿不分是非對錯,但是,我熱愛的是這個老師所寫的文章 老師寫的文章字句優美條理清晰,人物性獨特寫實,我為何不能愛?

老一輩的人總愛說一句:“人怕出名,豬怕肥。” 誰紅誰倒楣。這年頭大家彷彿看不得別人的好,誰紅立馬抹黑即刻爆料,反正吧,真假誰又知?每一張照片拍得模糊不輕,假的P的比珍珠還真。看圖說故事都可以寫成百科全書,只差沒連人家內褲有沒有穿蠟筆小新還沒來得及爆料,講的好像成天沒事幹都躲在人家床底下嗑瓜看好戲。

我的偶像說,他心大,所以對於外界紛擾攻擊他都沒有太在意。其實真的是心大嗎?誰能夠看著成天被抨擊造謠還能夠不理會?我的偶像,嚴格說其來(其實應該說對這個阿姨來說),還只是個孩子。25歲誰不血氣方剛誰不氣性大?可是我家偶像真的就是不理世界紛紛擾擾,做好自己。年紀快要他double,有時候還會為了與同事間鬩牆都想翻桌,像這種有口說不出無端被潑髒水,還如此沈穩,我覺得他沒去修仙都太對不起一身仙骨了。

網路,太多真真假假,其實,又何干你我之事?我家老太爺每次就會取笑網路瘋狂猶如著迷邪教的信徒粉絲們:「你看你看,這個就是人在吃麵,你在喊燒。」(台語)。

老師,希望有一天,我能再看見您的文章開放,然後有更多的新文。雖然謾罵聲很多,可是老師,您只聽見謾罵,卻沒看見更多支持您的人。加油。

Note: 後來上網了解一下大概對於老師的網爆內容,我很無語。也忍不住想問,請問這些人都是什麼樣的腦袋呀?將自以為是的觀感加諸在他人頭上,請問,這樣子跟邪教有啥差別?另外有種感覺像是,我很愛我孩子們,但並不妨礙我總會比較偏心誰吧?況且,所謂的粉圈這東西,我不相信有永永遠遠。就是會有一個特別喜愛的偶像,但是那種狂熱絕對會隨著時間,隨著這個偶像的作品或出鏡減少,而逐漸減弱。與此同時,這也不會阻止時間出現更多的新人偶像等等吧?

我只能說,難怪當時希特勒會有那麼多推崇者,因為盲從的人實在太多了。人云亦云的比比皆是。太可悲了。

人死後去哪兒?

腦袋又開啟了哲學運作。

半年之間,兩位曾經的同事相繼因公殉職,一個接著一個的,一個比一個更加熟悉,我開始有點驚慌,下一個,不不,千萬不要有下一個。

今年一月底回台灣前參加第一個軍警喪禮,來自各地方的警察軍人第一線人員超過萬人。他,才年僅28歲。得知消息當天簡直崩潰,那天執勤區剛好是曾經與他離開我分局前的一個辦公室,還記得當我走進去辦公室時,他笑著轉頭說,快,趕快幫我看看我應該選什麼外套?我想買比較潮流時尚的外套。

台灣行三月初回來後一個月,一天上晚班前收到Meg簡訊,一篇警察執勤身亡。我愣了愣,好半天才回覆 : It’s not him, there is no name!

Meg: It was announced in the press conference! I am sorry!

我機械式的整理好該帶的東西,晚上還需要上班…背起包包拿著鑰匙,千萬別忘了我的咖啡,晚班沒有咖啡簡直是種折磨,對,千萬別忘了手機。走出家門,打開車門,發動引擎,看後視鏡倒車,時間應該還早…

突然間,我嚎啕大哭。大米,大米,大米。一切是假的。

表情嚴肅再三叮嚀我千萬別自己一個人外出巡邏,外面出勤一定要注意安全,遇到角落地方得閃遠一點,和他出勤無數次,他是一個守護者,他永遠是隊友最佳的後盾。他特別會照顧人,特別關心朋友…為什麼就這樣走了?

人死後,會去哪?

一波三折的過程終於和我們局長以及Dee得到批准連夜趕去Edmonton參加他的喪禮。又一顆星的墜落,一個好人的殞落。當天的天氣如同上個喪禮一般,是個陰暗的天空,空氣中的寒冷讓喪禮更加沈重; 行軍開始時,和上一個喪禮一般,開始飄著毛毛雨,讓人眼眶泛紅止不住地落淚。

當他妻子在台上敘述和大米相識相處的過程,和在大米身旁總覺得備受保護特別安全,我已經哭的無法克制。

人死後,會在哪?

在得知他離世的前一晚,我才跟我家新來的小朋友說到大米。才與小軍官碰面說到大米,說到,大米是如何一個正直又正氣的人。說到,大米是如何照顧每一個隊上的人。說到,大米,是如何帶我一起執勤抓人的過程。說到,大米…是如何,讓我坦開心扉。

人死後,會有意識嗎?會在哪裡?會不會知道有好多人好傷心好傷心。會不會看見,替你難過的人。

人死後,倘若看得見,會不會也很無助?面對自己所愛的人,愛自己的人如此悲痛傷心卻無法伸手安慰擁抱,是不是也很痛苦?

人死後,不要再有意識吧!就平靜的,讓活著人,緬懷感傷吧。活著,就是為了感受生離死別悲歡離合,死後,就安穩吧!

R.I.P Cst. G.P & Cst. H.D! May you rest in eternal peace!

“Those who walk up rightly enter peace; they find rest as they lie in death.” Amen!

龜毛的人不能共乘

共乘,是一種響應環保又省錢的一種行為 (Economical and Eco-Friendly practice)。對此,依我這種想要愛護環境又懶的人絕對是一個絕對身體力行值得推廣的好作風。

於是,當我轉隊時,兩位同事熱情邀約我參與他們共乘時,我欣然同意。然後,我發現,自己無敵龜毛,機車又沒耐性。

人前看起來好相處的我,其實並不是那麼樂天易處。我的脾氣壞也沒有太大耐性,又帶些潔癖,我承認實際上我腹黑又機車,只是不小心長著一張溫和愛笑又人畜無害的臉。

一開始我覺得共乘挺好,的確省力省油又環保。三個人每天輪流一天挺好的。漸漸我發現好壞參半。共乘對我而言開始變成一種精神壓力,光想上班共事五天每天12小時,上下班通勤再加上來回近三個小時,一天15小時的相處時間讓我負荷不堪。光這一點就知道我是一名極度需要自己空間的人。

兩個共乘的同事,倘若只是同事,其實都非常好相處,前提是,只要他們不是我當天需要一起共事之人。這兩位同事人都挺好,只不過話多了些,工作上懶了些,稍微愛吹噓些。然後這些加起來,剛好就是我的逆鱗,而且是逆到我想翻白眼的那款。

兩名同事,男同事叫Hammer,女同事翠西。Hammer,離我家開車不到七分鐘,非常近距離。他,也是我帶出來的人。在訓練他那段時間簡直是我每天上班痛苦端源。天天有不同警長傳簡訊問我這個人是不是哪裡有問題,怎麼感覺很不行卻又自以為是。這位大哥老愛“話當年”。當年他當主管如何,當年他訓練人如何,當年他如何又如何。結果發現,他說挺會,但是做卻不行。不僅如此,他老愛說別人懶,可是實際上,他並不是一個太勤奮的人。

翠西是名典型西方女性。大辣辣個性,怎麼形容她,就是外國電視劇時常看見的活潑好動女性,感覺自信又陽光。可是偏偏這位姑娘不僅大咧咧地說話大聲,還特別喜歡賣慘,總是在自我良好之後又敘述自己多麼辛苦,身體諸多不適無法正常工作。以一個剛新近人員來說,她統共請病假次數比我這一個待五年的加起來還多。

於是,龜毛的我雖然也很想多愛護地球順便省點錢,在受不了耳朵荼毒和精神壓力下,藉著兩個接二連三感染Covid情況下,我委婉地提出之後將自己開車,不再與他們共乘。

必須得承認,自己開車的舒適感,連毛細孔都開心得舒展開來。

太龜毛了我!真是特難相處。

看牙醫

真的非常討厭看牙醫,非到牙痛堅決不去看醫生。這是我過去畢生致力的理念。除非痛到吃藥沒用,牙醫永遠不會出現在我的行程表單上。

家裡也不是沒有人當牙醫,朋友間也不少牙醫朋友,但是完全沒有一點想要讓他們幫我看牙齒。不讓家人看,不想他們天天嘮叨著知道我吃啥喝啥抽啥; 不讓朋友看,誒,不少朋友是年少竹馬,開玩笑,誰會想在他們面前看見最醜陋的一面?總是有念想的青梅才是最美。

今年決定洗心革面,公司一大堆保險沒用,想想心一橫,家裡隔壁有一間牙科診所,上網看看覺得挺溫和,於是鼓起這輩子最大勇氣預約時間做診斷。去之前,診所打電話來時,我得拼命告訴他們我有多害怕看牙醫,我怕疼超級怕疼非常不耐疼,說完都覺得自己真是矯情到最高境界。沒想對方超有耐心保證保證再保證,我都差點以為他們生意差到得哄病人。

第一次去診所診斷,哇喔,明亮寬敞,我差點以為我是來做spa。重點是,從接待到護士,到洗牙師 (Hygienist), 到牙醫 (Dentist),全部都是女性。各個溫柔又和藹,安撫病人的技術高超,檢查時手勢輕柔又溫和,哪裡可能會有點壓力感,哪裡又會有點小刺痛都會事先提醒,事實上,一點都不痛。

醫生護士和洗牙師效率快又友善,對於牙齒哪邊有問題狀況都一一詳細解釋。末了還來給妳一句“Good job! See it’s not too bad!” 我都差點以為我完成多大壯舉呢。

今天開始來做簡單治療,補牙。超害怕第一次過後,之後變成恐怖地獄。結果醫生還是一樣溫柔,護士還是一樣友善,接待一見到我就叫得出名字。他們沒病人嗎?喔不,我可是很早前就預約呢。

我的牙醫Dr. Michelle漂亮又溫柔,對每個人說話都細聲細氣。我記得以前小時候補牙很快不是嗎?好像隨便給你挖個洞然後就放進填充物然後封口。今天補了三顆臼齒,感覺醫生很仔細。她已知道我怕疼,一上來就先上freeze打麻針。整個過程,到最後除了張嘴有點累之外,我都快要睡著了,中間牙醫時不時確認我沒事沒嚇昏。

今天拿到診所特別幫我訂制的美白牙套。一拿到手我差點以為是啥禮物,不但精美質量還好。等不及適用。

突然,從極度害怕到躲避牙醫,到現在,我看看,我的行事曆上開始出現“看牙醫”這項行程。我長大了!!!